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来校指导工作

发布者:天华学院发布时间:2014-05-18浏览次数:120

点击查看原图

20145月8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应邀来我校指导工作

上午,黄友义局长在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并为“天华学院翻译研究所”揭牌。学校党委书记韩晓玉、校长叶才福、总校监郭伟奇、副总校监陈新斌、副校长史文,以及指导教授万正方和包通法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史文主持。

座谈会上,叶才福校长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并致欢迎辞。随后,史文副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重点汇报了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以及语言文化学院的师资培养、教学科研和今后发展的设想。万正方教授回顾了我校参加历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和产生的广泛影响,并汇报了承办第二十六届大赛的工作进展。最后,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讲话,指出现在正是外语人才培养的转型时期,天华学院作为一所年轻有活力的民办学校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要转变思路,从教育理念、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尽快做好准备,以适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的要求。

点击查看原图

座谈会结束后,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与校长叶才福共同为“天华学院翻译研究所”揭牌。

下午,应我校语言文化学院的邀请,黄友义作题为《全球化时代的翻译教育和中译外的基本训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校副校长、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史文主持,英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点击查看原图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对外传播队伍。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从翻译职业资格(水平)考试、翻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以及中译外是通往世界桥梁三个方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报告。

首先,黄友义先生具体介绍了翻译职业资格(水平)考试的由来、级别和特点。指出该考试是从翻译能力、文化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来检验译者的真实水平,科学、公平、公正地为国家选拔翻译人才。同时,他结合市场需求,阐明了翻译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就业的方向。之后,黄先生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运用大量的实例具体阐释了中译外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处理方式和翻译技巧。最后,黄先生寄语天华师生“翻译的是文化,不是文字”,所以中译外没有捷径可走,译者不仅需要打好语言基础,而且也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的不同文化特点。

点击查看原图

通过这场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座,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了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对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使命和职业前景都有了明晰的认识。(语言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