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范,精细管理——学校教学管理干部培训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发布者:天华学院发布时间:2014-07-10浏览次数:735

    根据董事会的要求,学校定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统一组织教学管理干部进行系列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是“遵守规范、精细管理,迎接2016教育部教学验收评估”,培训旨在认真研读和仔细分解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逐项逐条对照学校目前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找出差距、优化制度,找出可操作的整改行动方案。本次培训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域政策解读,时间安排在学期末,学校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丛玉豪、上海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项家祥、上海教育评估院院长王奇、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孙莱祥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等五位专家,举行了五场精彩而又内容丰富的讲座,学校领导及各级管理干部、专业主任、教学秘书等参加培训。


点击查看原图

    6月27日13:00开班仪式暨第一场讲座在明华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叶才福校长作为主持人,首先对此次培训的目的、意义进行了说明,要求大家深刻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希望在座的教学管理干部们通过评估提升自己。接下来的第一场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董事长丛玉豪主讲,他对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细致地解读,重点介绍了教育部评估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学校的定位、领导的作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他还总结出了“四个促进,三个级别,两个突出,一个引导”的合格的评估核心价值。


点击查看原图


    6月30日9:00的第二场讲座则由上海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项家祥主讲,党委书记韩晓玉主持。项校长从自身迎评经历出发分享了“如何迎接教育部评估”的一些经验,包括“正确理解评估”、“评估的几个重要环节”、“迎接评估的几个阶段”、“评估成功的关键”和“迎评的几个重要工作”五个方面,务实而细致。


点击查看原图


7月1日上午9:00,第三场讲座由上海教育评估院院长王奇带来主题为《大学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讲座,我校总校监郭伟奇主持。王奇院长从文化概念开始说起,从大的文化谈到小的文化,从国外文化到国内文化,最后着眼大学文化。王院长指出大学文化可以从校训中体现出来,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校训,高度评价了我校的校训——为做人而学习。他通过丰富的理论、案例和他自身的经历,说明大学文化的重要性,并就如何进行大学生的理想和道德教育进行了解读。


7月2日上午9:00,第四场讲座由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市评估院首席专家孙莱祥主讲,讲座主题为《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解读》,学校副校长龚春蕾主持。孙莱祥教授作为教育评估资深专家,详细解读了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相关内容,不仅包括宏观政策的介绍,还包括了中观指标体系的分析和微观层面的操作,对评估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点击查看原图


7月2日下午13:00,学校将参与培训人员分为6个小组,各小组分别围绕讲座及实际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各位领导干部就近期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感受进行了交流沟通。


7月3日上午9:00,第五场讲座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主讲,讲座主题为《我们该追求怎样的本科教学》,这也是第一阶段培训的最后一场讲座,由执行董事长石伟平主持。陆主任以如何办好本科院校和培养创新人才为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在现有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并就如何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探索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谈了一些思考。陆主任指出,一所好的本科院校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应该进行教学改革,提倡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参与学术研究,走多元化的成才道路。


点击查看原图


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学校领导以及各级管理干部、专业主任等都充分认识到了评估的重要性,了解了关于评估的各方面问题。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