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迎新时。我校于9月12日至14日举行迎新活动,对2014级新同学进行注册报到。在今年的迎新中,我校依旧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服务。2014级新同学带着青春洋溢的笑脸,怀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天华校园。
雄伟宏大的新生报到处
报到现场
学校篇:热情关怀,以人为本
为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学校董事会、党政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迎新工作部署会,学保处也制定了新生接待详细工作计划并组织召开系列会议。从9月2日开始,学保处助理以上各领导就“新生报到”事宜展开相关会议及任务分配工作。9月9日,学保处还专门组织对15名大学新生辅导员进行特殊培训,确保新生到校后学习生活顺利。9月12日上午,学校在新生报到现场召开了全体校务委员会现场办公会,办公会首先听取了党委副书记、学保处处长曹云林老师对迎新组织工作的介绍,视察了现场报到情况,走访了新生宿舍,查看了食堂保障工作。
邹荣祥董事长视察报到工作
校务委员会现场办公会
今年的迎新工作,学校继续推行多项人性化举措。新生报到点由原来的体育馆改在了刚刚竣工的新图书馆,雄伟宏大的新图书馆大楼,装潢一新的室内报到现场环境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扬。在地铁站出站口,校团委设有接站点,每天09点至15点不间断接送新生家长到校;报到现场多处设置了饮水处和家长休息室;学生志愿者投入近300余人,为新生和家长热情服务;报到咨询处、缴费处、各二级学院材料受理处、现场拍照处等标志醒目有序。在后勤方面,学校食堂专门为新生增设窗口,确保新生及其家长的餐饮供应。同时我校还在新生报到期间对校园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为新生家长提供了自驾路线及停靠点。一系列温暖而细致的服务举措赢得了新生和家长的好评。
校领导视察现场报到工作
校领导下宿舍看望慰问新生
除了接受专门培训外,新生辅导员们还自9月9日晚起就全程住校,为迎新工作24小时全程待命。新生入校后,各辅导员将与新生进行一对一对话,便于了解每位新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等。“用心关怀每一位学生”,某专业辅导员如是表示。来天华的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校会在接下来四年的时间中尽力提供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努力让每个人都各尽所长。
学院篇:百花竟妍,各显风采
在迎新中,各学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色。教育与艺术学院表示他们的迎新工作基本步骤与往年一样,但由于教育系的学生向来就很多,所以在新生入学指导上可能更为细致。直到11日晚,他们依旧召开相关会议,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更、制定迎新计划。人数众多对于学院管理来说实在不易,但正因为这样才更能显示出他们工作的细心。在一系列的计划与培训中,记者了解到,部分辅导员身体抱恙,但为了不耽误迎新工作,依旧坚持全程参与相关工作,努力为新生创造更好的环境。
新生报到大厅
语言文化学院的负责人表示,对于今年的迎新他们也想出了一些特别的点子。学子们初次到达天华校园,看到校园内所有志愿者都穿着一样的服装,难免会产生不知道具体找谁帮助的困惑之感。对此,语言文化学院特别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志愿者服装,在不改变学校原来logo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属于自己学院风格的服饰并打上了语言文化学院的专属标签。这样新生们看到自己学院的学长学姐们,便能很自然地上前求助。相比于其他志愿者来说,同院学长学姐们,在某些更为具体的规章制度上,可以直接介绍给他们,从而避免新生多走弯路。
在迎新工作上,每个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教育学院之心细,语言文化文化学院之创意亦或者是工学院之严谨,相信他们都能将新生培养成具有学院风格的优秀人才。
新生篇:独立生活,新的起点
9月12日一早,新图书馆昇华楼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各二级学院也都在迎新区域前开始了工作。外地新生们大都由家长陪同,经过长时间车程抵达学校。据了解,新生对校内的绿化环境和住宿条件表示很满意。更有新生直接表示“这是自己见过住宿条件最好的学校。”上床下桌的组合使每位新生都能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那些原本担心自己子女因来外地上学而略有担心的家长看到住宿环境后也纷纷松了口气。
新生入学
中午十二点左右,站立在昇华楼门外一位身着粉红色T恤的女孩引起了学生记者的注意,女孩很瘦,宽大的眼镜架在她的鼻梁上,仿佛随时会掉下来。只身一人的她背着一个看起来比她人更重的背包,手边还提着两个行李箱。这位女孩家在攀枝花,坐了32个小时的火车途中转过一次车才到达学校,期间只睡过三四个小时。由于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所以此次上学并未让家长陪同。“我从小一个人独立惯了。”带着轻微的四川口音,她举起两个大箱子轻巧地说到。后来的报到中,排队登记表格、办理入学手续、领取生活用品、找寝室,她几乎全程一人完成。刚来到新鲜陌生的环境,人难免对以前家乡的生活有不舍。采访中,她却表示:“人总要向前看。”她带着新学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开启了人生新一篇章。
独立生活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当今部分大学生过分依赖家庭,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大学却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一个平台,在寝室与室友的相处中,不仅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在外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塑造健全的大学生品质。
志愿者篇:热情服务,助人为乐
迎新过程中还有一些特别的主角不得不提,他们红色的志愿者服流动在秋天的校园里,也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9月12日早晨7点半就有部分志愿者随着校车前往学校最近的地铁站迎接新一届学生。本次迎新,我校300名志愿者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校外志愿者主要分布在地铁站,由25名志愿者轮流站岗。校内志愿者分散于校内东门、北门口,临时停车场及晟华楼内外等各个重要出入口,随时为新生指导方向。最后还有部分流动志愿者安排于校车内,便于随时为新生和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现场服务
一名大二的志愿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来当志愿者不仅是因为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更因为去年刚来这个学校时就感受到了志愿者的热情,想将这种热情传递下去。三天的志愿者活动,虽然很累,但是更多的是为同学服务的成就感。不过即使经过专业的培训,也并不是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在第一时间适应自己的工作。令这位志愿者记忆最深刻的是她第一次给学妹指路时,忘了提醒她去领取生活大礼包,结果让新生及其家长多上下了一趟六楼,不过家长并没有对此表示不满。“以前当新生的时候感觉志愿者好热情,现在才发现原来学生和家长更热情。”正是学校与新生的相互配合,此次迎新才会如此成功。由于是迎新的第一天,接待的新生源源不断,大部分的志愿者在午休时间仍选择留在岗位上,尽量不耽误新生报到。通过一天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们体会到了学姐学长们当年的辛苦,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在他们身上,也体现了天华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目前新生报到工作已经结束,学校将以校级和二级学院相结合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各班级组织召开新生第一次班会、领取教材、规范宿舍内务等活动,让全体2014级新同学迈好天华四年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新同学们,加油!(供稿:学生记者团汪佳琪、陈昕,摄影:学保处、学生记者团吕亦乐)
2014级新生报告会
辅导员组织新生第一次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