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中午11:30-13:00,人事处在明华楼日阶102智慧教室举行第14期名师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活动以“诗词格律与创作技法’”为主题,由来自通识学院的黄毅老师主讲。20余名来自各个学院、部门的教师参加了活动,人事处常务副处长曹卫老师主持。
(黄毅老师主持名师工作坊活动)
名师工作坊在一段悠扬的古典音乐中开始,黄毅老师首先通过引用民国时期的两则文化案例道出了“情怀”之于每一位读诗和作诗之人的重要意义。接着,黄毅老师例举了身边的教育同仁以及自己诗词课上的学生所创作的一些古典诗词,让大家感受到在有“情怀”的同时,如果能了解一些格律的基本常识,掌握一定的创作技法,无疑是有益于提升创作的乐趣和水平的。
自古以来,诗歌就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格律,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音乐性的体现,是其朗朗上口的奥妙所在。黄毅老师以唐代“诗圣”杜甫的名作《蜀相》为例,就何谓平仄、何谓押韵、古今四声的关系、古人常用的韵书、以及平仄和押韵的法则、对仗手法的特点、绝句与律诗的关联、诗词写作的基本章法等要点一一给大家做了细致的讲解。
诗词格律本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问,但黄毅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启发式讲解、对身边真实写作案例的具体分析,以及互动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习活动的趣味性,让大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了古典诗词写作的基本技法。之后,黄毅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其本人创作的诗词作品。
(大家一起学习创作诗词)
活动最后,曹卫老师对本次名师工作坊做了简要点评,她认为学习诗词格律是欣赏古文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黄毅老师很有文学造诣,平日里填雅词,为雅事,生活也过得十分雅致。这次他给我们分享了关于古典诗词的格律与创作心得,相信对于大家去感受诗词之美是很有帮助的。正如黄毅老师开场所说,写作诗词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情怀,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多多尝试去创作诗词,写出好的作品来。
到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很有收获,对古人写诗之不易有了更深的感触,更对将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诗词作品充满期待。本次工作坊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人事处供稿
撰文\李艳艳
摄影\曹卫